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很久没看韩师傅的作品了。最近他似乎又在折腾新电影,并且在知乎上被人喷得挺惨,我也没怎么关注,似乎觉得自己已经过了看韩寒的年纪?
不知为何,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们总是很喜欢韩师傅这样叛逆的青年,至少听过两位以上的老师大谈特谈韩师傅当年是如何对着杯子里一张撸过的手纸折皱的纸写出《杯中窥人》的,大概是高中写作文戴着镣铐跳舞太过无趣,想来点不一样的换换脑子。
最近过年,无事的时候在家里观察我的书架,无意中瞥见了那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我买过的两本韩寒的作品之一。(另一本是那个夭折了的杂志,《独唱团》这里面有很多文艺老青年的作品,比如正在做机的罗永浩老师)
他剩下的小说文集其实也都基本看过,但都是蹭好友的看。印象最深的两部作品就是这本《1988》还有《长安乱》。其他的作品感觉有点过于扯淡,不是很合我的胃口。
《1988》中的文字游戏不少,有很多段子被直接移植到了后来的《后会无期》里,但我觉得移植的违和感有点强烈,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祟?我始终认为,这本书,才是这些段子应该存在的地方。
一部破车,两个人,去往一个目的地,途中充满未知的遭遇,又塞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哀伤与迷茫的基调贯穿整部小说始终,去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丁丁哥哥,再也没有回来。
移动着的人永远比固定着的人更迷茫。
当生活被繁杂的事情填满,有的人能够找到自己的轨道,并沿着轨道一路前进下去,这样的人是幸福/幸运的。但也总有找不到自己轨道的人,被生活裹挟着四处漂流,想抓住一些东西,却徒劳无功。
比较闲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然后想来想去,想进了死胡同。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里总是透露着这样的思想,“无知是福”。某种意义来说,也许说得没错。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是何等难以达到的境界。
不怎么看韩师傅的作品了,但有时候仍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所谓和世界谈谈,可能只是想和自己谈谈,毕竟,与自己和解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