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小长假的时间读了这本《欲罢不能》,感想是人类这个充满缺陷的物种真鸡儿让人捉急。

书中描述了一个实验,给老鼠脑子里插上一个电极,并给它一个按钮,只要它按下按钮,电极就会放电让它爽一下,结果老鼠就不吃不喝一直按按钮,最后力竭而死了。联想到之前看池建强在卖桃者说写的,“只要努力抖音,人生很快就过去了”,不禁唏嘘。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上瘾:没事去收个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我们老年人以前管这个叫偷菜),刷朋友圈/新闻/微博/抖音/豆瓣/知乎/...,水群每隔半分钟点亮手机看一下群,不停网购/喜+1最后发现买了一堆没毛用的东西,看1024看个没完,发现今天步数排名被人超过了我再外面多溜达几个小时,不停打一款弱智小游戏(包括并不限于flappy bird,跳一跳,2048等),看剧/看小说一口气到天亮,貌似手游冷却时间到了再刷两个任务,抽卡为了抽到纸片老婆不停氪金抽du卡bo...

不过其实也没太好的办法,在中产阶级焦虑如此严重的今天,能找到一个不用很麻烦又能慰藉心灵的事情做,已经是很不错了。更何况,你是企图依靠一己之力,抵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们为了提高产品在线时长和营收,熬了无数个通宵设计出来的“游戏规则”(甚至可以更无脑一些,通过直接丢无数个新功能出来,借助埋点来检测哪个功能成瘾性更强,来获得更“有毒”的功能组合)。在这种双重夹击下,人类显得不堪一击。

“上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

“哪怕吸引力减弱,瘾头仍然存在:快感早就没有了,可他们打游戏的渴望、疯狂整理的渴望、给自己来上一剂药的渴望,却一点儿也没减少。”

你越沉迷,会发现陷得越深,一开始的乐趣几乎当然无存,但你仍旧想继续,这就是行为上瘾了。书中提到,这种上瘾在大脑种产生的反应,与吸毒或酒精成瘾并没太大区别。

如今VR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前一阵有个电影《头号玩家》,大家普遍对这片评价很高。VR的成瘾性,甚至比刷朋友圈之类的当代行为成瘾产品要高出若干个数量级,它将人与现实世界隔绝开来,再进一步的话,恐怕就是脑后插管了。看到电影中那些个老哥戴个VR眼镜对着空气比比划划,我感到滑稽,却又十分担忧——这可能真的是我们的未来。

那么,如何解决眼前的行为成瘾的问题呢?书中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避免自己回到成瘾的环境中。其实道理很好理解,不要试图考验人性,依靠意志力的抵抗是无法持久的,你几乎无法做到让一个人呆在烧烤店里能够成功减肥,因为你不是在闹市读书的伟人。那么办法就很明确了,例如你发现自己每次睡前都要玩手机,那么就把手机电源从床头移到很远的地方,让自己躺在床上时接触不到手机。使用诸如此类的方法,让自己远离成瘾的环境和来源,能够较为有效的缓解症状。然而依然要时刻警惕自己再次陷入进去。

世卫组织最近将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其实能够上瘾的何止游戏呢?这并不是简单的把它当作疾病去治疗能够处理得了的。更何况在这个领域没有明确的治疗规范的时候,会有多少青少年落入雷电法王之类的江湖骗子手里,葬送自己的一生。

行为成瘾只是能暂时缓解焦虑,但只是逃避了对焦虑来源的处理,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反而让问题更加严重。如果现实世界过得好,谁愿意呆在虚拟世界中不出来呢?成瘾行为,有更深层次的现实原因和社会原因,而这个源头得不到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嗯,总结起来还是一句话,人类这个物种真是垃圾得不行,而且闲得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