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这本《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它是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其中对于“人是如何学习和思考的”这个问题做了阐释,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做到更有效率的学习(和教育)。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作者开篇抛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是“使你免于思考”,思考这里指分析、推理、解决问题。大脑不擅长思考,而是努力去避免思考。

大脑对一个问题能保持专注的原因是,对问题有好奇心,并且在开始处理问题时快速评估解决问题需要付出的努力,如果太过简单或太过困难,大脑会直接放弃思考,太简单会觉得无聊,太困难就会觉得沮丧导致放弃,只有在合适区间,大脑知道它能恰到好处解决掉问题——能够爽到的时候,才会把思考继续下去。

大脑模型

书中给出了如上图的一个模型,用来阐释大脑在思考时的机制。

思考就是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重组。

环境可以理解为遇到的问题,以及它相应的条件规则等。

工作记忆是指意识和思考的区域,它只能容纳较少的信息在思考时运用的信息,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的寄存器或者内存。它的特点是容量及其有限,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就是人如果不采用一些特殊的记忆方式(比如地点桩),对一串随机数字的直接记忆只能记住有限的位数。在思考过程中的临时数据都在这里,比如心算一个算数题,其中产生的中间结果,或者在进行逻辑推理时的中间步骤,都在这个工作记忆区域里。这里的记忆在思考结束后如果没有刻意去记忆,则会忘掉,不会转化到长期记忆中。

长期记忆包括事实性知识,比如北极熊的颜色或者九九乘法表,或者一些科学原理历史事件等。它还包括一些过程性的知识,比如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或者从家开车到办公室的过程。

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背景知识,或者说长期记忆,对于思考是否成功至关重要。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别人在说什么或者写什么。

因为工作记忆(内存)容量不够,很难容纳完成思考的所有要点。所以为了能够成功思考,工作记忆需要把一些东西压缩合并,而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可以帮助这个合并的过程,从而节省工作空间。比如我们在做阅读理解,如果我们对文章的内容领域已经有一些了解,则会用更少的精力去研究其中各种领域相关的细节,能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目标问题上。

还有个例子就是让初学者和大师记忆同一盘棋局,初学者往往把每个棋子认为是独立的而分别处理记忆,而大师会把相关的棋子与记忆里的棋谱模式相匹配(就是所谓的“定势”),一整块一整块进行处理,这样自然比逐个棋子记忆要效率高很多。

长期记忆里东西是一张网,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索引结构,里面的东西越多,学习或者思考就越轻松,因为你有更多的机会对工作记忆里的信息进行合并化简,来腾出更多空间去容纳思考过程。

如何记住东西

既然长期记忆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记住东西呢?

一个核心的认知学原理是: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也就是说,对需要记忆的东西要有思考。那么就回到了前面的问题,要想记忆,就要先思考,事情必须先进入工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比如东西太无聊或者太复杂而大脑拒绝思考,或者我们压根就没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是没法对事物进行思考,当然也没法记住了。

为了更好的记住东西,首先要对事物有兴趣并尽力去理解。大脑对于经常思考的东西会认为它有用,就会记下来,而不常思考的东西就会认为没什么用,就会忘记。

记忆的根本上来说是在脑子里构建一种索引结构,利用已知的东西来链接新的东西,链接数量越多,链接健壮性越强,知识就更容易被检索出来。

书中给出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式是利用故事。将知识融入进故事中有利于理解和记忆。首先,故事的结构通常具有因果性,便于回想;其次,故事通常都比较有趣,而大脑对有趣的东西更容易保持兴趣;最后,故事容易记忆,在阅读故事的时候通常就会思考其中的一亿,而思考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

还有一些东西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比如元素周期表之类的东西,可以采用一些助记术来帮助记忆(比如上面提到的地点桩)。当然单纯的背下来是不够的,我们终归要理解它们背后的原理,经常使用它们从而真正掌握。

如何理解抽象概念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抽象思维,而我们的大脑喜欢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事物。

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而大多数的知识是具象的。

知识分为浅表知识和深层知识。当我们只拥有浅表知识的时候,也就是说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记住了定义或者背下了答案,并不真正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的知识有局限性,并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而深层知识是我们对知识理解足够透彻深入,理解了问题背后的本质,知识更立体更系统,这样的知识可以轻松迁移,能够把知识迁移到相关联的场景下解决更多问题。

为了获得深层知识,为了真正的理解事物,理解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更多的实例,在不同的实例中提取它们的共同的或者相似的深层结构,逐渐把抽象的概念与更多场景,更多模式关联起来,反复训练和思考,来让浅表知识转化为深层知识。

练习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讨厌刷题,但它在思考中能带来的好处是无可替代的。

“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还是那个反复提及的思考的——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极其有限——导致我们必须反复练习用来简化思考所耗费的精力(或者说工作记忆空间)。

例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基础的计算做得都不熟练,需要在算数上消耗大量的工作记忆空间,那么当然不会有空余的空间用来注意宏观上的解题步骤和策略了。

或者说新手司机的时候需要关注很多事,踩多少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看速度表,看后视镜,判断距离,忙得要死。而老司机做这些基本操作则游刃有余,一切都是下意识完成的,不需要分配过多的注意力到某个细节中,甚至还有空和乘客聊天。

大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把这些基本操作变成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或者合并为不怎么耗费精力、不需要思考的自动化过程,这样就能在工作记忆中腾出空间,去应付问题中的关键点。

如何让学渣爱上学习

这是一部老师写给老师的教育理论书籍,因此对于如何因材施教和帮助学渣有一定的讨论。但根据本人多年学渣经验,这些想法很好,但基本上无法实施。

这里来说说本学渣的看法吧。在现有的这种批量化教学的模式下,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或者说步调一致),往往会出现一种“阻抗失配”的状态,导致学习效率极低。

关键是学生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而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节奏,把需要记忆的记住,需要熟练的技能练熟,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其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引导方向,而不是强行推进度,导致大家又累效率又低——这就和打游戏一样,村口的小怪都没有砍顺溜,就催着去打boss,是一件不怎么靠谱的事。黑魂模式可能把一些人快速练成高手,然而挫败感很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适应,学渣就是这样被劝退的。

总而言之,本书提供的大脑模型是非常有用的,让我对于以往的一些疑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根据思考过程的特点,我们有机会优化大脑的输出环境,帮助它更好的完成思考和学习的任务。

学习是终其一生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如何学习。